一、顾恺之
顾恺之(348年-409年),字长康,小字虎头,汉族,晋陵无锡(今江苏省无锡市)人。东晋杰出画家、绘画理论家、诗人。
顾恺之博学多才,擅诗赋、书法,尤善绘画。精于人像、佛像、禽兽、山水等,世人称之为三绝:画绝、才绝和痴绝。谢安深重之,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。顾恺之与曹不兴、陆探微、张僧繇合称“六朝四大家”。顾恺之作画,意在传神,其“迁想妙得”、“以形写神”等论点,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画作《女史箴图》《洛神赋图》《列女仁智图》《斫琴图》等堪称珍品。
二、吴道子
吴道子(约680年—759年),又名道玄,唐代著名画家,画史尊称画圣。汉族,阳翟(今河南禹州)人。约生于公元680年(永隆元年),卒于公元758年(乾元元年)前后。少孤贫,年轻时即有画名。曾任兖州瑕丘(今山东滋阳)县尉,不久即辞职。后流落洛阳,从事壁画创作。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,历任供奉、内教博士、宁王友。曾随张旭、贺知章学习书法,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,体会用笔之道。擅佛道、神鬼、人物、山水、鸟兽、草木、楼阁等,尤精于佛道、人物,长于壁画创作。
其主要代表作品有《送子天王图》、《八十七神仙卷》、《五圣朝元图》、《地狱变相图》、《先师孔子行教像》、《维摩诘图》等。
三、阎立本
阎立本(601年-673年),雍州万年(今陕西省临潼)人。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,唐朝时期政治家、宰相、画家。
阎立本的画作涉及道释、人物、山水、动物等,而以人物肖像画著称。作有《秦府十八学士图》《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》等,此外还有《外国图》《永徽朝臣图》《昭陵列像图》《历代帝王图》等。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并加以发展。其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,远超过南北朝和隋代的水平,因而被誉为“丹青神化”“天下取则”,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
四、范宽
范宽(约950年—约1032年),又名中正,字中立,陕西华原(今陕西铜川耀州区)人,宋代绘画大师。因为性情宽厚豁达,时人称之为“宽”,遂以范宽自名。范宽、董源、李成,并称“北宋三大家”。艺术成就使得范宽与李成齐名,并称“李范”,又与同为华原人的柳公权合称“柳范”。
初学李成,后感悟“与其师于人者,未若师诸造化”,遂隐居终南、太华,对景造意,写山真骨,自成一家。其画峰峦浑厚端庄,气势壮阔伟岸,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。用笔强健有力,皴多雨点、豆瓣、钉头,山顶好作密林,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,屋宇笼染黑色。作雪景亦妙。
存世作品有《谿山行旅图》《雪山萧寺图》《雪景寒林图》等。
五、宋徽宗
宋徽宗赵佶(1082年11月2日~1135年6月4日),号宣和主人,宋朝第八位皇帝(1100年2月23日~1126年1月18日在位),书画家。
赵佶发展了宫廷绘画,广集画家,创造了宣和画院,培养王希孟等一批杰出画家,其组织编撰的《宣和书谐》《宣和画谱》和《宣和博古图》,更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。其自创书法字体,被后世称为“瘦金体”。赵佶的艺术造诣也很高,代表作有《芙蓉锦鸡图》《红蓼白鹅图》《池塘秋晚图》等。
六、黄公望
黄公望(1269年9月12日—1354年11月10日),元朝画家。浙江平阳人。
黄公望工书法,通音律,善诗词散曲。尤擅画山水,曾得赵孟頫指授,宗法董源、巨然、荆浩、关仝、李成等。水墨、浅绛俱作,以草籀奇字法入画,气势雄秀,笔简神完,自成一家,得“峰峦浑厚,草木华滋”之评。名列“元四家”(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、王蒙)之首。传世画作有《富春山居图》《水阁清幽图》《天池石壁图》《九峰雪霁图》《富春大岭图》等。著有画论《写山水诀》。
七、沈周
沈周(1427年11月21日-1509年8月2日),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翁,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、医学家。
沈周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,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。他师法“元四家”,并上溯董源、巨然,同时旁涉南宋院体画和浙派等,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,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《魏园雅集图》《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》《沧州趣图》等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《石田稿》《石田文钞》《石田咏史补忘录》《客座新闻》《续千金方》等,但大多散佚。
八、唐寅
唐寅(1470年3月6日-1524年1月7日),字伯虎,后改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
唐寅在绘画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(或明四家),宗法李唐、刘松年,融会南北画派,笔墨细秀,布局疏朗,风格秀逸清俊。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,色彩艳丽清雅,体态优美,造型准确;亦工写意人物,笔简意赅,饶有意趣。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,洒脱秀逸。书法奇峭俊秀,取法赵孟頫。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
其有《骑驴思归图》、《山路松声图》、《事茗图》、《王蜀宫妓图》、《李端端落籍图》、《秋风纨扇图》等绘画作品传世。
九、徐渭
徐渭(1521年3月12日-1593年),浙江绍兴府山阴县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。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青藤老人、青藤道士、天池生、天池山人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、田丹水、田水月(一作水田月。中国明代中期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戏曲家、军事家。
其代表画作有《墨花图》、《菊竹图》、《墨葡萄图》等。
十、郑板桥
郑板桥(1693年11月22日—1766年1月22日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清代书画家、文学家。
郑板桥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,而画兰竹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取法于徐渭、石涛、八大诸人,而自成家法,体貌疏朗,风格劲峭。工书法,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,自称六分半书。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。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,不泥古法,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,所谓未画之先,不立一格,既画之后,不留一格,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。诗文真挚风趣,为人民大众所喜诵。亦能治印。其诗书画,世称“三绝”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
代表作品有《修竹新篁图》《清光留照图》《兰竹芳馨图》《甘谷菊泉图》《丛兰荆棘图》等,著有《郑板桥集》。